历史悠久的中国内衣文化

来源: 时间:2014-04-14 浏览次数:34 评论(0)
分享到:25.3K
【海峡服饰产业网】 咱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灿烂历史,那些繁若星辰的文化,如一颗颗明珠散放出无尽光辉。从衣食住行开始,咱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创造出了许多新奇玩意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以内衣为例,大家都一定注意到了古装影视剧当中的小小肚兜,非常的精致可爱。不过中国内衣文化可远远不止这个,从汉代以前就开始有了专门贴身穿的内衣服,对其历史加以研究应该会对当今的内衣市场现状向更完美方向发展有所启示。

  【海峡服饰产业网】 咱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灿烂历史,那些繁若星辰的文化,如一颗颗明珠散放出无尽光辉。从衣食住行开始,咱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创造出了许多新奇玩意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以内衣为例,大家都一定注意到了古装影视剧当中的小小肚兜,非常的精致可爱。不过中国内衣文化可远远不止这个,从汉代以前就开始有了专门贴身穿的内衣服,对其历史加以研究应该会对当今的内衣市场现状向更完美方向发展有所启示。



  在不知具体日期的古代,内衣较早的称谓是“亵衣”。“亵”有“轻簿、不庄重”之意,可见,当时的古人把内衣看作是不能见人的不雅之物,这亦是咱们封建劣根性的表现之一。

  到了大汉盛世,内衣的称谓非常可爱甜蜜,名为“抱腹、心衣”。“心衣”以“抱腹”为雏形,“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钩肩”及”裆”就成为“心 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汉代较常用的内衣面料是平织绢,其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种种花卉(称彩绣),且多以“”为主题,是不是非常的浪漫 呢?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称为“两当”。“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此时的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 双层织就的内衣,在内为衬棉。“两当”最初原本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在民族交融过程中传人中原,本质上属异族文化。

  唐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由当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开放的唐代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 装”,她们将裙子高束胸际,然后在胸的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诃子”在其内若隐若现。将其展现在外的需求催使内衣面料考 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保 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宋代的内衣有个很现代化的称呼“抹胸”,它“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制作而成,而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此时的“抹胸”款式单的夹的都有、形式不一。

  元代的“合欢襟”由后向前系束,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明代的“开襟”,在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再来谈谈“肚兜”。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脖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 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 色为“肚兜”最常见的颜色。

  纵观历史悠久的中国内衣文化,无不发现其是与彼时的现状相符合的。到了如今,女孩子们越来越爱美,亦越来越注重健康,舒适又精美的内衣开始大行其道,例如广州的韩丽尔,其生产的钢圈内置文胸具有防乳腺癌保健功效,所以深受现代女性的喜爱。
0
共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编辑推荐
 
公司简介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热线:0592-5572489  传真:0592-5239732

CopyRight © 2009-2013  海峡服饰产业网 hxlpcy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10755号-1

网络警察时刻监管 中国"百城千品"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