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

来源:天津日报 时间:2015-11-20 浏览次数:3 评论(0)
分享到:25.3K
  【海峡服饰产业网】11月20日讯 举一个例子,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就是“衣锦还乡”,这说明衣服作为人体包装,在中国人心中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海峡服饰产业网】11月20日讯      举一个例子,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就是“衣锦还乡”,这说明衣服作为人体包装,在中国人心中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汉书·项籍传》写道:“富贵不归故里,如衣锦夜行。”《史记·项籍传》作:“衣绣夜行。”《三国志·魏志·张既传》写:“出为雍州刺史,太祖(曹操)谓既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看起来,这种意识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存在已经很久远了。

  明代有一位大画家董其昌,他是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他曾特意画了一幅《昼锦堂图》,据说宋仁宗时宰相韩琦曾以武康军节度使知相州,因相州是故乡,故而筑堂名为“昼锦堂”,意思是回老家做官,正如穿着锦衣白天走在故乡的街上。宋代欧阳修先作之为《昼锦堂记》,而后又有董其昌《昼锦堂图》,说明高层人士也很看重在老乡面前炫耀。衣锦,或说锦衣,在这里就是成功的标志。中国人的乡土意识强,所以认为混出个人样儿来,如果不回老家向亲戚老乡显摆一番,那就等于穿着锦缎衣服夜行。衣服是无声的语言,是身份的符号,进而成了文学中的一种寄寓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平津一带有一句民间俚语:“话是拦路虎,衣是瘆人毛”。说明在一些关键场合,服饰形象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如果穿得好,会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有钱或有权,别人看着不太敢惹。如果穿得差,会被别人认为境遇不佳。正因为中国人有这种“以貌取人”或“衣貌取人”的传统观念,所以注重并刻意打造服饰形象就成了一种手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观念有所减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都穿得差不多。平常人穿干部服、军便服,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可是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又想起了这句话。于是,有人两手戴着10个金戒指,以显示出自己的富有,在这可引申为成功。进入新世纪后,则讲究名牌,以在朋友圈中与人斗富。

  不过,中国人还是看不上暴发户。上世纪30年代有一首打油诗一直流传到50年代:“进得门来油漆香,柜里缺少旧衣裳。天棚高搭三尺半,肥狗大鱼胖丫头。”后两句在流传时有所变化,但“缺少旧衣裳”一句没有别的版本。由此看来,人们认为这是没有家底的人。到了90后年轻人看待这一问题时,不再看重旧衣裳,但是仍然看不上没有多少钱却特别爱穿戴名牌以炫耀的人,网络上因此出现了一个与原来不再同义的词:土豪。中国人有这本事,一个词,一句话,不用解释清楚,人们都会理解得非常生动准确。

  衣服在人心目中的位置,可从许多方面显示出来,只是这一点很有趣味。每一个人都通过别人的服饰形象去揣测,去评论,同时又拼命塑造自己的服饰形象,想以此说明什么,这就触到服饰的一个点——文化。

0
共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编辑推荐
 
公司简介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热线:0592-5572489  传真:0592-5239732

CopyRight © 2009-2013  海峡服饰产业网 hxlpcy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10755号-1

网络警察时刻监管 中国"百城千品"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

0